电 话:021-39299783
联系人:卢经理
手 机:15900803427
网址:www.maocheng.net.cn
邮 箱:maochengyuanlin@163.com
即将告别尘土扬 南充四桥下景观打造方案出炉
昨(28)日,记者在市下中坝嘉陵江大桥 (简称“四桥”) 顺庆岸桥下看到,道路中央的隔离花坛经过改造后, 再也不是一片黄土地, 取而代之的是绿油油的花草。 经此过路的市民刘先生表示, 原来桥下黄沙飞扬, 骑车经过时还会有沙子吹进眼睛里,“希望管理部门能够持续加大对花坛的管理力度, 让美景保持下去……”
Part1 四桥桥下 花坛变身“露天厕所”
今年7月,本报记者曾在学院街采访时发现, 四桥顺庆岸引桥延伸至学院街街心。引桥一共有16根桥墩,绝大多数位于学院街。在学院街的中心,桥墩与桥墩之间除了3处预留过街通道外,其余全部由长方形的街心花坛连结。 在学院街与红墙街交会处桥墩下的花坛上, 隔离网上挂满洗涤后的衣服。 附近有一个农民工劳动力聚集点, 一些等待雇主的农民工在花坛上随便放一张木板或隔热板,躺在这里等雇主, 内急时便到不远处两个配电房之间的通道里排队小解。
家住顺庆区学院街的刘先生每天都会到市果山公园晨练。 但此前每次走到四桥顺庆岸附近, 就能闻到一股浓郁的尿骚味。附近的商户对此也进行了证实,学院街附近商户罗天成说,夜晚,一些人把这里的花坛当成“露天厕所”;白天,还有人往其中倒建渣,一些拳头、脑袋般大小的废弃水泥块,被人成堆运来,胡乱堆放在花坛里。
“花坛修建之初,里面的土层都是回填土,土质肥沃,保水性好,很适合养花种草。”家住顺庆区丁香街的杨凤文曾告诉本报记者,因为无人管理,这些黄土被周围市民“瓜分”了不少:他们成袋装回黄土,可能拿回家种花。花坛里的黄土已被挖得坑坑洼洼,满目疮痍。
Part2 现场踏勘 规划桥下景观打造方案
此后,本报记者将了解到的情况反映到了市公路局直属分局,该局副局长张勇说,在记者采访前,他就应邀到市交投公司开会,接受四桥顺庆岸地面设施的委托管理,包括红绿灯和绿化的建设和管理事务,“这也只是一种过渡,将来所有工程都要移交给市住建局,由其下属的市政工程处和园林管理处来负责管理。”
张勇说, 市公路局直属分局组织了一个班子到四桥顺庆岸花坛现场去踏勘, 经测算, 花坛总面积为2200多平方米。“我们目前已经完成景观规划设计。”张勇说,为了做到最优化设计,他们还专门就有关问题咨询了市园林管理处。“景观要丰富多样,与附近街区气质相匹配。”
“整个方案预计需要投入资金70余万元。”张勇说,他们已经对方案作了最后审定。“一旦资金拨付下来, 绿带工程就会立即启动。”
11月28日, 本报记者再次来到现场看到,市园林管理处相关负责人,正在这里指挥工人加快对隔离花坛进行改造。“明年春天一到,这些常春藤会很快长成一面绿墙,非常好看。”当时现场一位姓任的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介绍, 整个栽种工序将在当日全部完成。
Part3 记者回访 桥下黄土披绿毯
昨日中午, 记者再次来到四桥下的花坛处。 早前被破坏的生锈铁丝网已全部被清理, 新加装的钢丝网高度达到1.5米,网线由包裹着胶皮的钢丝代替,比原有的铁丝网更加牢固结实。
隔离花坛内,栽种了常春藤,而紧挨着常春藤栽种的则是八角金盘, 是按照一种窝距成行栽种,在八角金盘外围,还有一排袖珍椰子和麦冬。 在暖冬阳光的照耀下,显得熠熠生辉。从此过路的张先生告诉记者, 自从上个月底将此处改造之后,桥下的风景又变美了许多,期望能够看到明年春天此处的“绿波景观带”。
当天下午, 市园林管理处城市园林养护队队长张长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 目前最大的隐忧就是花草的安全问题。之前的两次绿化,除了缺乏日常养护导致植被死亡外,偷苗、踩踏等人为破坏也很严重。他告诉记者,目前四桥下的花坛已移交至顺庆园林管理处, 将继续加派人手、加大监管力度,让花坛发挥出应有的功能,保持长久美观。
据了解, 加强对四桥顺庆岸桥下隔离花坛的植被养护问题, 已经成为市园林管理处的重点工作之一。 该处一位负责人表示,将加派人手、加大监管力度,让花坛发挥出应有的功能, 保持长久美观。(记者 陈高洁 文/图)
(原标题:桥下花坛尘土扬 园林接管变绿地)